柬伯起

凉风日以发,水树尽迎秋。

古堞寒云积,平池暮雨流。

虫吟读书舍,雁下钓鱼舟。

无限思君意,城东明月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先,“凉风日以发,水树尽迎秋。”开篇即以凉风的吹拂和水边树木的响应,点明了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充满诗意的氛围。凉风不仅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轮回。

接着,“古堞寒云积,平池暮雨流。”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场景,古旧的城墙在寒云的笼罩下显得更加沧桑,而平静的池塘则在傍晚的细雨中流淌,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寒云”与“暮雨”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

“虫吟读书舍,雁下钓鱼舟。”这两句将视线拉回到更为生活化的场景上。昆虫在读书的屋舍中低吟,似乎在诉说着对知识的渴望或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大雁则在垂钓的小舟上降落,这一幕既充满了自然的和谐,又蕴含着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通过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

最后,“无限思君意,城东明月楼。”诗人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高潮。他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明月楼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友情的永恒与美好。整句话通过“无限思君”四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自然美又有情感深度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自然美景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梁君南

同居穗城内,犹恨少相逢。

又入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离怀烟水杳,别梦白云封。

莫忘寻仙约,罗浮秋正浓。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梁明府席上咏锦竹

孤根自发荣,写月一枝横。

疑是琼田草,托君庭树生。

花源分艳色,淇澳借嘉名。

何当持寸节,跨作赤龙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罗澄白

飞帆将落木,并度粤江秋。

共此一沟水,分为两地流。

离人望烟渚,征雁叫汀洲。

后夜看明月,能忘故国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溪上

凉风吹雨过,溪上气萧森。

两岸芙蓉水,孤舟杨柳阴。

鸥来争坐席,鱼出听鸣琴。

渔父时相问,知予江海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