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山寺的宁静与祥和之景。首句“兰若疏钟晓露凉”以“兰若”(佛寺的别称)起笔,通过“疏钟”和“晓露凉”营造出清晨寺庙特有的清幽氛围。接着,“扶桑海色曙苍苍”一句,将视线拉远,以“扶桑海色”和“曙苍苍”展现日出时分大海与天空的壮丽景色,与前句形成空间上的延伸,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遥催落月沉西岭,微度闲云出上方”两句,运用动态描写,通过“落月沉西岭”和“闲云出上方”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界的和谐运转。鹤鸣竹径、僧启松房的细节描绘,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增添了诗作的人文气息。
最后,“几回待漏趋丹禁,阊阖声中拜玉皇”两句,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待漏”、“丹禁”、“阊阖”、“玉皇”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向往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与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幅清晨山寺与宫廷生活的和谐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