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礼图

却莱辨夷夏,隳郈肃君臣。

丘岂生知者,聃非绝灭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他分辨华夏与蛮夷,隳郈之地君臣庄重严肃。
丘明并非生来就智慧,老子并非彻底消失的人。

注释

却莱:古代地区名,指华夏与蛮夷的分界线。
夷夏:古代对中原文化和周边部族的称呼,夷指蛮夷,夏指华夏。
隳郈: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此处代指鲁国宫廷。
肃:庄重严肃。
丘岂:丘明,即孔子,这里以其姓丘和疑问语气表示。
生知者:生而知之的人,形容天赋极高。
聃:老子,姓李名聃,道家学派创始人。
绝灭人:彻底消失的人,这里指老子虽去世但其思想影响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孔子问礼图》。从诗的内容来看,是在描绘孔子询问有关礼节的图像,反映了古人对传统文化和礼仪之重视。

“却莱辨夷夏”中,“却莱”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或智者,他们能够辨别、区分夷夏之别,即文明与未开化之间的差异。这里强调了孔子对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重视。

“隳郈肃君臣”则表达了一种颠覆旧制、恢复礼仪的意愿。“隳”指毁坏,“郈”指废弃,两者结合表示对过去失落的礼节进行修复。同时,“肃”字意味着庄重和严谨,这里指的是君臣之间关系的规范。

“丘岂生知者”中的“丘岂”,在古文中有时作为疑问词使用,意为“岂”或“岂得”,即难道、怎么可能。这里表达了对能够理解和继承这些礼节之人的稀缺感慨。

最后,“聃非绝灭人”则是说真正懂得并能传承这种文化的人并未绝种。这里的“聃”字与“旦”相通,表示明亮、明白的意思,强调了对这些知者了解和保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孔子询问礼节图像这一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于能够理解并传承这种文化的人才的珍视。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忆殇女

灵照羁魂章水西,冷风残雪古招提。

老怀已作空花看,更把楞严晓病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无题

鲸海外多仙境界,蚁窠中有小乾坤。

不愁北谷愚公老,自觉南柯太守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无题一首

死以子托友,病将身付医。

友今多市道,医或似屠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无题二首(其二)

顶垂翅短立䙰褷,孤泪谁听祇自悲。

宁瘗焦山山下土,不将身托上林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