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扇

前舟半出垂杨港,儿子把篙翁撒网。

后舟儿小未能篙,媪自哺雏斜刺舫。

何处两生来看鱼,野服纶巾意森爽。

路穷有叟独施罛,短策惊鱼水声响。

隔岸谁家盖茆竹,轩楹阒寂无来往。

临溪晒网不知收,斜日欲归天莽苍。

去年我作月宫游,此景西湖恣探赏。

归来和月剪并刀,得此一泓宽梦想。

日长弄扇忽成眠,第一桥边荡兰桨。

觉来风雨浪粘天,急唤小舟真欲上。

形式: 古风

翻译

前船驶出垂柳港,孩子撑篙老翁撒网。
后船孩子小不会撑,老妇喂雏船侧旁。
何处两人来观鱼,渔夫穿戴朴素心神清。
山路尽头老翁独自捕鱼,简策声惊动水面鱼群。
对岸茅竹屋是谁家,门窗静寂少有人迹。
溪边晾网未察觉天晚,夕阳西下想回家乡。
去年我在月宫游玩,西湖美景尽情欣赏。
归来后与月光共剪刀,这幅画面宽慰我心。
夏日漫长,摇扇入眠,我在第一桥边划船。
醒来风雨滔滔,浪打天际,急唤小舟欲登船逃离。

注释

前舟:指代前面的船。
垂杨:垂柳。
儿子:指代孩子。
把篙:握着竹篙。
翁撒网:老翁撒网捕鱼。
媪:老妇。
哺雏:喂养幼儿。
两生:二人。
看鱼:观看捕鱼。
野服:朴素的衣服。
纶巾:古代文人头巾。
路穷:山路尽头。
施罛:撒网捕鱼。
短策:简陋的手杖。
盖茆竹:覆盖茅竹的屋顶。
轩楹:房屋的门窗。
临溪:靠近溪边。
晒网:晾晒渔网。
觉来:醒来。
风雨浪粘天:风雨交加,海浪拍天。
小舟:小船。
真欲上:真的想要登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前舟半出垂杨港”写出了船行于柳岸的情景,接着通过“儿子把篙翁撒网”展现了渔夫父子共同劳作的温馨场景。后两句则描述了老妇人照顾幼儿,自己在船头撒网的生动画面。

诗人笔下的两位陌生人“野服纶巾意森爽”,穿着简朴却神态潇洒,他们专注钓鱼,增添了画面的趣味。随后,“路穷有叟独施罛”描绘了孤独的老者独自捕鱼,杖策声与水面的响动交织,形成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

诗人回忆起去年在西湖的月宫之游,感叹眼前的景色与那时的梦境相仿,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扇面画中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遐想,午后乘凉时竟不知不觉入睡,醒来后风雨如晦,诗人急切地想要登舟离去,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实感和诗人的情感波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日常画卷,展现了渔家生活和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袁才举明景轩诗

孤竹两高人,不止一清字。

平生不念恶,和气满天地。

后来展禽氏,但以和得声。

至其不易介,耿耿秋旻清。

达人盖存我,不与外物较。

冥观莹方寸,随俗等喧闹。

由其有内外,所以立二名。

要知出处间,何往非通明。

入与神明居,如月出秋水。

出与尘坌交,如莲在泥滓。

莲虽不拒泥,终不与泥同。

月岂必在水,亦在潢污中。

由然与之俱,餔糟汩其泥。

退而省其私,炯若清庙圭。

昔者吾先师,不拒中牟费。

所贵不磷缁,不贵作同异。

当时解此转,惟有颛孙生。

于人无不容,自有嘉与矜。

嗟哉道不明,智过愚不及。

清为水底魂,浊为瓜上集。

乡愿乘间起,遂处二者间。

不夷亦不惠,以此容其奸。

吾道大明镜,皎皎当空垂。

物来无拣择,随尔多妍媸。

终然不失我,光景湛如一。

不落内外尘,亦不中间立。

我学不至此,颇识此中情。

意语不成诗,往作轩中铭。

形式: 古风

题潇湘霁雨图

欲敛未敛云溶溶,似见未见山眬眬。

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

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

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濛苍莽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蝉蝶画扇

晓日兮花飞,晚风兮柳嘶。

异趣兮同乐,之二虫兮何知。

形式: 古风

题澹山岩二首(其二)

此日纵自尔,此兴不可阑。

竹径滑拳局,芒鞋侧蹒跚。

南窥下阴洞,北望升天关。鬼穴勇争觑,仙扃谁得?。

敷床憩明洁,酌酒休痴顽。

幽处可僧磬,回中堪舞鬟。

乐极忽有念,相顾生愁颜。

指点壁间字,其人多马班。

书迹向昧昧,苔痕日斑斑。

题名出门去,岁月如循环。

何年复此来,三士同跻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