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天津桥上望,如在玉门关。

月过东西浦,江分远近山。

凄凉三尺墓,兴废六朝间。

千古登临地,寒潮自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站在天津桥上远望,仿佛身处玉门关外。
月亮穿过东西两侧的水道,江水映照出远处和近处的山峦。
心中充满悲凉,看着那三尺之下的坟墓,它见证了六个朝代的兴衰更迭。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登高怀古的地方,寒冷的潮水依旧往返不息。

注释

天津桥:古代洛阳的一座著名桥梁。
玉门关:古代中国西部的重要边关,象征着远方和边塞。
东西浦:指河流两岸,浦通常指水边。
三尺墓:泛指简陋的坟墓,表示哀思。
六朝间:指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
千古登临地:历史悠久的游览胜地。
寒潮:秋冬季节的冷空气。
往还:来回移动,此处指潮水涨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的《金陵怀古》,通过对天津桥上的景色描绘,寄寓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站在天津桥上眺望,感觉仿佛置身于边塞玉门关,月光洒过东西两侧的河流,江水映照出远处近处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

接着,诗人将视线投向历史,提及“三尺墓”,暗示着陵寝的荒凉,这代表了曾经繁盛的六朝兴衰更替,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无常。最后,诗人以“千古登临地”表达对历史遗迹的长久怀念,而“寒潮自往还”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江潮的涨落如同历史的轮回,永恒不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金陵古城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沉思。

收录诗词(146)

释斯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陵道中

望远生愁思,凄凉处处同。

青山迷旧冢,芳草蔽闲宫。

雨过城楼月,潮回鼓角风。

十年怀古恨,多在六朝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雨夜

雨雪寒窗下,孤灯夜不眠。

衰残如旧日,荣达是何年。

已觉观书妄,方参入世缘。

存心在仁理,何必后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

人生厌别离,老去更何为。

独对清明雨,闲吟社日诗。

野蜂成蜜早,海燕入帘迟。

未尽寻春兴,应须愧后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同友人游湖上

十里湖边路,垂杨映马蹄。

水光平野阔,山影绕楼低。

夜雨生青草,春风湿紫泥。

兴来无限意,同此片时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