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营清泉精舍(其二)》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设想在山林之间建造一座清净的居所,如同古代的白社聚会,又在瓜田环绕的青门外选址,展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的超脱。"云中鸡犬非忘世"暗示了这里虽然远离尘嚣,但居民并非完全忘却世事,而是选择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径里桃花似避喧"则以桃花比喻隐士,它们似乎有意避开人群,增添了环境的清幽。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鹤在松间静立,僧人与自己在石上交谈的场景,体现了禅意与友情的交融。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与友人曾是濠梁之游的旧谊,而如今面对秋水,心境淡然,不愿过多谈论往事,流露出一种超脱的淡泊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