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岭路迢迢接翠微,扪萝直上近斜晖。
谁言顽石无知物,乘得风云也奋飞。
这首诗描绘了攀登险峻山岭的壮丽景象与深刻哲理。首句“岭路迢迢接翠微”,以“迢迢”形容山路漫长,与“翠微”相呼应,展现出山岭的青葱与深远,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辽阔与神秘感。
“扪萝直上近斜晖”则进一步描绘了登山者的行动与心境。通过“扪萝”这一动作,既展现了攀爬过程中的艰难与细致,又暗示了登山者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而“近斜晖”则将时间的流逝与登山的艰辛巧妙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后两句“谁言顽石无知物,乘得风云也奋飞”,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顽石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顽石原本被视为无生命的物体,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却能“乘得风云”,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与自由精神。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灵性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自身潜能的启示——即使面对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与挑战,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探索,也能像顽石一样,超越自我,展翅高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追求的精神力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不详
少孤贫,读书刻苦,寒暑无间。乾隆五十七年(1792)补博士弟子员。嘉庆九年(1804)举于乡,而时乖命蹇,十上公车不第。道光二十七年(1847),擢巡宁夏道,道光二十八年(1848),宣宗勤求吏治,稔知公名。特传旨召之,期将大用。公行至西安,遘疾还乡,事乃寝。道光二十九(1849)年正月六日,卒于家,春秋七十有八。诰授中宪大夫。著有《勿轩小草》、《环山善后事宜》、《武经七书摘要》等书
举头天外几千年,历劫风霜不变迁。
消尽人间烟火气,不成栋梁便成仙。
山行终日少人烟,乱石砑䂘一径穿。
九折羊肠盘雪岭,半空鸟道插云巅。
每逢路转石偏峭,突遇峰回崖更悬。
不历世途危险处,那能平步上青天。
旧管竹竿仍万个,新栽桂树已三根。
开除荤素兰花去,尚有梅庄插满盆。
宰兼抚字与催租,官最难当父母呼。
试问七年行政处,可能一事称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