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菊花黄,词人发白,风前相映分明。
道不嫌老丑,如汝伶俜。
迟开至竟还能久,管世间、飞絮浮萍。
帽檐斜插,端应未改,少日心情。小掬盏水清泠。
荐义熙一叟,聊替方棂。恁天阴雁过,秋气峥嵘。
自将热泪■■洒,耿忘言、淡守孤馨。
金釭夜静,更扶香影,画上绡屏。
不详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龙津犹远,雁风偏快,送到归人消息。
尽教辛苦总谋归,忍衰鬓、思多添白。
荔支欲上,藕花长好,天傍秋边晴碧。
看看八月眼前来,笑这会、频翻星历。
尘境风烟,衰年情绪,消领怎遣人知。
古愁今恨,休写向琴丝。
挨得众喧小息,凡缘外、探点玄机。
无须问,欢悲异趣,与世总相遗。栖迟。
如我愿,孱躯蛰影,默自禁持。
任飘零逝水,梦杳书稀。
留取孤光内照,有寥寂、便是佳时。
炉香好,余生寄托,冷暖足因依。
灵心涌妙笔,淡写芳蕤工着色。底事啼痕暗湿。
叹逝水韶光,散花遗迹。伤神有匹。
映故帷、香冷秋夕。成孤负、缔缘恁好,世短尽堪惜。
悽绝。而翁泪墨。想两鬓、吟添新白。红尘瑰宝易得。
这离掌明珠,海宽怎觅。
玉娥原小谪,试俯仰、人天咫尺。
容辉在、心头长印,语笑几曾隔。
商量结个茅庵,偏宜林壑清幽处。
两边种竹,中间供养,白衣仙姥。
日日龛前,心香一瓣,敲通斋鼓。
仗慈云垂荫,有情眷属,都成了,莲天侣。
人世愁风愁雨。尽豪华、浑无真趣。
怎如这里,花凭泉溉,菜和云煮。
梦也忘机,醒还礼佛,有欢无苦。
便从今永矢,乘光扣寂,闻思如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