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李龏所作的《夜归》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归家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冷清。
首句“风急漏声断”,以“风急”点明了夜晚的凉意和风的呼啸,而“漏声断”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夜晚的深沉。这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静寂感,让人感受到夜的深邃与孤独。
次句“月斜人影长”,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月斜意味着月亮已经偏西,夜色渐浓,而“人影长”则通过人的影子拉长,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寂静与空旷,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孤单与落寞。
第三句“残灯收短市”,描述了夜市逐渐散去的情景。残灯象征着夜的来临,短市则表明了市集的规模和繁华已不再,整个场景显得萧瑟而宁静,仿佛是夜的序曲。
最后一句“鸳瓦已凝霜”,将视线转向屋顶,鸳瓦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用于装饰的瓦片,这里用来形容屋顶的寒冷。凝霜则直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霜花覆盖在瓦片上,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强化了夜晚的寒冷氛围,给人以深深的寒意。
整体来看,《夜归》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的夜晚归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独特感受的细腻捕捉和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