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二)

飘蓬踪迹怕逢秋,万里乾坤万里愁。

半夜西风云外笛,满天明月水边楼。

感时独抱思亲恨,用世难忘报国忧。

曾向洞庭湖上过,笑将琴剑避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秋兴(其二)》由明代诗人袁天麒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复杂的心绪。

首联“飘蓬踪迹怕逢秋,万里乾坤万里愁。”以“飘蓬”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所归依的状态,对秋的到来感到畏惧,因为秋天往往象征着离别和凋零,引发了无尽的愁绪。这一联通过对比广阔的天地与个人的渺小,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颔联“半夜西风云外笛,满天明月水边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夜景图。深夜里,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与满天的明月、水边的楼宇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笛声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而明月与楼宇则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颈联“感时独抱思亲恨,用世难忘报国忧。”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核心。面对时局的变化,诗人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与遗憾,同时对国家的忧虑也难以忘怀。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其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尾联“曾向洞庭湖上过,笑将琴剑避沙鸥。”以回忆的方式,提到了诗人曾经游历过的洞庭湖,那里或许是他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通过“笑将琴剑避沙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逃避。这一联以轻松的笔调收束全诗,却蕴含着深沉的意味。

综上所述,《秋兴(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亲人、国家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17)

袁天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一四八〇)举人,署兴国教谕。诗工七言。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九有传

  • 字:国正
  • 号:西薮
  • 籍贯:东莞

相关古诗词

登曲江楼

马迹车尘不自由,几年才到曲江楼。

庙堂勋业归彝鼎,湖海文章寄斗牛。

世路有情人易老,斜阳无语水空流。

天风吹乱双吟鬓,又唤荆南花鸟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至蕲州庠会玉廷弟

南浦风烟雁破群,天涯翘首怕沾巾。

池塘春草十年梦,风雨彭城此会真。

乐在不知羁旅恨,话长谁厌酒杯频。

须臾又是孤舟别,蕲水荆山更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溪隐

茅舍竹篱云水间,仙家风味别人寰。

目看花草自成趣,心与鹭鸥相赛閒。

何处背囊诗客到,隔江吹笛钓船还。

飘萧一枕沧浪梦,知在黄芦第几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同冯大尹醉归

散饮城西缓缓归,玉山颓压斗牛低。

满天星月乱人影,一路弦歌送马蹄。

长笑唤醒尘世梦,朗吟惊起夜乌啼。

千门万户都无闭,半捲湘帘醉眼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