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江上来者为予言临川先生心疾如故健忘更甚独有昕夕不置者予之近况也因与檗斋共为怃然

当年接席谈经地,廿载升沉恨有馀。

祗为嗜痂成痼疾,不须入梦动欷歔。

衰残空寄相思子,零落谁成未竟书。

此意旁人犹感叹,我心戚戚更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健康状况的深切关怀与忧虑。首联“当年接席谈经地,廿载升沉恨有馀”描绘了昔日与友人共同探讨学问的场景,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遗憾与感慨。颔联“祗为嗜痂成痼疾,不须入梦动欷歔”则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心疾的同情,认为无需在梦中哀叹,暗示了现实中的无奈与无力感。

颈联“衰残空寄相思子,零落谁成未竟书”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能完成共同事业的遗憾。尾联“此意旁人犹感叹,我心戚戚更何如”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感,即使旁人也能感受到这份悲伤,但自己心中的痛苦似乎更加难以言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老友健康状况的关切、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面对生命无常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时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除夕得徐丈霜皋别集二册挑灯守岁选取五十馀首即题卷后(其一)

一卷来从冰雪馀,不随人代共迁除。

宵分浮白忧瓶罄,豫借屠苏酒一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御]韵

除夕得徐丈霜皋别集二册挑灯守岁选取五十馀首即题卷后(其二)

苦节应无愧华王,鹤山老友足相当。

祗愁金石心期秘,未尽江村泪万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除夕得徐丈霜皋别集二册挑灯守岁选取五十馀首即题卷后(其三)

张生索我购诗钱,阿堵萧寥竟歉然。

似此追呼亦佳话,冬心淡荡送残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李氏笑读居题额乃江夏贺文忠公隶笔也甘谷拓之见贻敬赋五古以当跋尾

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

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

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

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

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

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

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

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

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

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

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

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

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

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

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

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

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

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

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

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