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登顿处,萝磴几回扪。
檐葡林中消永日,松篁影里荫芳尊。归路已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间登高远望的场景。"萝磴几回扪"写出了山路曲折,藤萝缠绕,诗人多次摸索着前行的情景。"檐葡林中消永日"则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藤蔓攀缘的屋檐下,度过漫长白天的宁静与惬意,可能是在品茗赏景,享受自然之趣。"松篁影里荫芳尊"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松竹掩映,佳酿在手,更显闲适。最后以"归路已黄昏"收尾,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旅程的结束,也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杨慎的词作常常富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寓含着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不详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故园好,最忆是中洲。
宛在中央浑绝俗,登兹四望可销忧。丘壑擅风流。
凉吹满,六月早知秋。
仙侣泛花曾共醉,野人刻竹记同游。何日问归舟。
金匮失玄参,无约何时会。
争道破揪枰,心为佳期碎。
杨柳困三眠,终日常如醉。
露泣缠枝花,满眼娇情泪。
两朵活莲花,一对相思卦。
裙底耍鸳鸯,巧笔难描画。
春困步苍苔,背立秋千下。
心事倩谁传,花落西厢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