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顾影自叹》,是明代诗人王问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感受。首句“几番梦里脱根尘”描绘了诗人多次在梦中逃离世俗的束缚,仿佛摆脱了尘世的纷扰。然而,“觉后翻嫌再有身”转折道出,醒来后反而觉得现实中的自我依然存在,难以彻底解脱。
次句“今夜月明还在地”以明亮的月光象征理想或超脱的状态,即使在梦醒后,这种光明依旧照耀着现实。最后一句“任渠明灭影中人”则进一步强调,无论月光如何变化,映照在人身上的光影明灭,都无法完全抹去内心的牵绊和自我意识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超脱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