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白马篇》,出自唐代诗人孔稚珪之手。全诗气势雄浑,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军的英勇形象和对抗外敌的壮阔场面。
开篇“骥子局且鸣,铁阵与云平”,已展现了战马嘶鸣、兵器整齐如云般的宏伟景象。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颂扬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之勇猛,其边塞抗敌的英勇事迹。
“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则描写了年轻将领满怀激昂的战斗精神,为国出征的豪情壮志。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是对英雄将士用兵之勇猛和技艺高超的赞美。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则是战场上的行军布阵,表现了军队严整有序的动作。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是对敌人来势汹汹的形容,以及由此引起的战场上空气紧张、尘土飞扬的情景。
“嘶笳振地响,吹角沸天声”,通过军中号角和嘶鸣,传达出战争激烈、声音震天动地的氛围。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则是战场上的英勇冲杀,敌我双方交锋的情形。
“横行绝漠表,饮马瀚海清”,将领在沙漠边缘大开疆土,征战后饮马于渤海之滨,是对胜利后的壮观描绘。陇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则是边塞荒凉的自然景象与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形成鲜明对比。
“勒石燕然道,凯归长安亭”,将军凯旋之路刻石立碑,是对胜利纪念的永恒铭记。县官知我健,四海谁不倾,则是将领在地方官员面前的威望,以及其名声传遍四海。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表达了只要能够消灭强敌,就无需过多的军功证明。最后,“当今丈夫志,独为上古英”,则是诗人对当代英雄将士之志气的赞颂,他们的英勇不减古人,是独立于时空之外永恒的壮丽。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场上的英勇与激烈,以及胜利凯旋后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将士和战争胜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