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照明高阁,曳云带远村。
徒劳真自愧,高兴与谁论。
木落凌山骨,潮平减石痕。
东溟看不远,无奈水云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时分,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高的楼阁,楼阁的影子拉长,仿佛带着远方的村庄。诗人独自站在楼上,内心充满自责,感到空虚无处倾诉内心的喜悦。随着季节变换,树木凋零,山势更加峻峭;潮水退去,石头上的痕迹也显得清晰。然而,尽管诗人试图眺望遥远的东海,却被眼前水汽和云雾所遮挡,视野受阻。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孤独与期待交织的心境,以及对未知远方的渴望。
不详
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
多病东瓯客,空江独问津。
飘零屈壮志,汨没共时人。
沧海风云气,他乡草木春。
江山怜地主,高兴欲相亲。
宦游安能住,明发晓霜侵。
月没寒江远,山昏细雨阴。
中原群盗恨,南国美人心。
回首昆山近,苍茫烟水深。
病起重阳花正开,高斋独酌当登台。
吴中此日来双鲤,江上何时共一杯。
万里长风吹落木,孤云斜日照秋苔。
百年怀抱凭谁尽,沧海新收鼓角哀。
北堤杨柳绿丝烟,更有桃花红可怜。
携樽邀我南邻去,美酒怜渠不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