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莺脰湖

树色烟光两岸分,棹歌声里散鸥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对春风酒易醺。

翠袖不须花下舞,洞箫还待月中闻。

仙游钓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宋朝吴亿所作的《游莺脰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游图景。

首联“树色烟光两岸分,棹歌声里散鸥群”,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两岸的树木与烟雾交织,形成鲜明对比;划船声中,鸥鸟自由飞翔,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生活情趣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颔联“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对春风酒易醺”,进一步渲染了春日出游的愉悦氛围。船只在春水之上轻轻漂浮,仿佛与天空相近,而人们面对和煦的春风,饮酒时似乎也更加容易陶醉。这两句通过视觉和感官的双重体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之情。

颈联“翠袖不须花下舞,洞箫还待月中闻”,则转而描写了一种更为幽静的场景。翠袖女子无需在花下起舞,因为洞箫的声音在月光下更显神秘与美妙。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月下洞箫的独特魅力,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追求。

尾联“仙游钓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云”,以问句收尾,引人深思。仙游的钓客如今在哪里?每年湖上只有白云相伴。这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莺脰湖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4)

吴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磨崖中兴颂

借问江头人钓鱼,为言灵武事何如。

磨崖岂是当时意,两字噫嘻金镜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读邈上人翠微集

几年祠馆乐安闲,诗笔无闻老思悭。

谩把清篇遮病眼,每逢妙语解愁颜。

定知道行超尘外,不使才名落世间。

从此丛林推绝唱,未应后学便相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孙大夫赠开江沈察判

缔构拥苍岑,空林一径深。

岚蒸四壁润,云锁半窗阴。

都寂世尘影,但清天籁音。

若教支遁买,应倍沃洲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知县赵通直(其一)

仁政三年有始终,阳关声彻去匆匆。

森严治已冰霜比,慈爱临民父母同。

解印远瞻京阙路,挂帆高飐楚天风。

不须更问昆山事,已有歌谣达帝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