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入贡

六载垂衣奠九环,梯航闽峤达燕山。

周官职贡惟中土,王会披图列百蛮。

鲸海何年归凤历,鲛人此日识龙颜。

炎洲万里凭风信,不似珠崖困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劳之辨的《荷兰入贡》描绘了当时中国与海外诸国尤其是荷兰的交往情景。首句“六载垂衣奠九环”暗示了清朝皇帝的文治武功,通过六年的和平时期,荷兰船只(梯航)跨越万里,从福建(闽峤)直达北京(燕山),展现了当时海路贸易的繁荣。

“周官职贡惟中土”引用了古代中国的外交制度,意指清朝沿袭了周朝的贡品制度,将海外各国视为中土之外的邦国,强调了中国的中心地位。接下来,“王会披图列百蛮”描绘了朝廷上展示的地图上,各国排列有序,象征着大一统的格局和多元文化的接纳。

“鲸海何年归凤历”暗指荷兰船只如同鲸鱼般航行在广阔的海域,而“凤历”可能指的是中国历法,表达对荷兰前来朝贡的敬意。最后一句“炎洲万里凭风信,不似珠崖困往还”则表达了对海外贸易的开放态度,与海南岛(炎洲)的往来频繁,不像古代珠崖之地交通不便,显示出清朝对外交往的活跃和包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清朝时期中国与荷兰等海外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大国气象。

收录诗词(10)

劳之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淮阳道中

东南财赋区,江淮实渊薮。

挽粟输神京,贡琛会九有。

河伯效厥灵,恪如奉官守。

如何神尧世,降割灾畎亩。

我来经兹土,不忍重回首。

四望尽洪流,莫分培与塿。

鹳鹤失低巢,鼋鼍窟高阜。

狼籍纷鱼虾,颠连殃鸡狗。

萧萧芦荻花,其下惟井臼。

茅屋或露尖,稻陇多悬罶。

舟行改故道,蒲帆任风走。

行旅但张目,长年亦袖手。

嗟此一方民,几得耕千耦。

筑塞兴大役,愁夫复愁柳。

蠲赈荷皇恩,严纶戒箕斗。

勖哉奉行者,人事思引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兴济崇真宫

故宫创建出椒房,当日金张久北邙。

过客停桡休怅望,十三陵树总苍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过蔡孝子祠

人生有至性,匹夫而圣贤。

既非空桑子,胡为薄所天。

妻子中多恋,利禄外相牵。

曾闵不复作,何人风后先。

炎汉运中落,新莽恣闇干。

潢池纵横起,四海纷戈鋋。

爰有蔡孝子,隐居不求官。

汝南越乡井,行乞许西偏。

采椹桑树下,辨其甜与酸。

佳者留奉母,此情真可怜。

以兹感群盗,赤眉洗清涟。

历代修禋祀,懿行丰碑镌。

多少锤鼎味,不如藿藜餐。

叹息高祠下,卓哉千古传。

形式: 古风

报国寺松歌

慈仁古寺数株松,苍然不与凡界同。

二十年前松下径,飞涛谡谡生清风。

前殿偃松荫数亩,纵横诘曲枝青铜。

后殿高松挺千尺,夜深鸾鹤巢其中。

扶疏突兀各异状,株株鳞鬣还相向。

翠色凌霜总不凋,苍皮溜雨原无恙。

僦居往岁我重过,风前月下长摩挲。

偃松就槁高松茂,荣悴相形感叹多。

别后多年思劲质,青松不比人颜色。

到日还来萧寺寻,似觅生平旧相识。

岂知萎谢又非初,枯者无存菀者枯。

哦诗空记蟠枝影,泼墨能描直干无。

松乎松乎,尔宜植根在万仞之冈,岱顶徕峰傲寒雪。

不则宁同处士老,其材支离夭矫足怡悦。

不幸偏栽佛国边,树底无端作市廛。

玉鱼百镒唐陵出,铜雀千金汉代镌。

真松不问问赝贷,忍教灵物埋霜烟。

斧斤剪伐虽无虑,生憎俗客来箕踞。

一夜西山风雨声,拔根定化虬龙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