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乐伯善赴都三首(其三)

篆籀堆床窥逸迹,歌诗到耳遗古音。

岁华正似阮孚屐,世事真成昭氏琴。

剪毛肥羊快一饱,泛驾骏骨轻千金。

暄风拂帽春衫薄,小憩官墙杨柳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郭天锡所作的《送乐伯善赴都三首(其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乐伯善即将赴都的复杂情感。

首句“篆籀堆床窥逸迹”,以“篆籀”比喻书籍,形象地描绘了书籍堆积如山的情景,暗示了乐伯善即将离开,留下了许多未读之书,仿佛他在探索着知识的深邃与广阔。接着,“歌诗到耳遗古音”一句,通过听歌诗的声音,表达了对乐伯善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岁华正似阮孚屐,世事真成昭氏琴”两句,将时间比作阮孚的木屐,将世事比作昭氏的琴,生动地表现了岁月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阮孚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昭氏琴则寓意着世事的复杂多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难料的深深感叹。

“剪毛肥羊快一饱,泛驾骏骨轻千金”两句,通过对比肥羊的美味与骏马的珍贵,表达了对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前者强调了满足口腹之欲的简单快乐,后者则突出了对卓越事物的轻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暄风拂帽春衫薄,小憩官墙杨柳阴”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轻松愉快的画面。春风拂过,轻柔地吹动着帽子和薄薄的春衫,诗人选择在官墙旁的杨柳荫下稍作休息,享受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时光流逝、物质与精神追求、自然美景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9)

郭天锡(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著名书法家、收藏家。曾为御史,今山西大同(云中)人或作天水人,侨寓杭州,做居于甘泉坊,因藏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非以后清内府的三希堂墨本),遂自署所居曰“快雪斋”,他是元代初年重要的鉴藏家之一,与赵孟頫、鲜于枢、乔赏成等人常有交往。他收藏了许多古代法书名迹,至今尚流传于世,如传世的唐摹《神龙本兰亭序》、《仲尼梦奠帖》、《题欧阳询梦奠帖》、《神龙兰亭》、米芾《珊瑚复官二帖》、冯承素摹《兰亭序》、以及晋人《曹娥诔辞卷》等。著有《日记》、《文集》等

  • 字:佑之
  • 号:北山
  • 生卒年:1227-1302

相关古诗词

赵千里小景

鸲鹆喧柳阴,生鹅乐清泚。

竹风递荷气,长夏凉如水。

王孙翰墨仙,丹青绝纨绮。

何当著幽人,艇子沙头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元晖山

灌木荫沧洲,閒云叠层巘。

茅茨在咫尺,径路浑莫辨。

王家玉印章,翰墨屹冠冕。

怅望海岳庵,禾黍西风转。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下隍朱氏竹山图

凤台东南山万里,山人宴坐何从容。

乾坤清气不可遏,一夜春雷起箨龙。

诗家襟度蔚萧爽,百尺琅玕日应长。

我欲驱车访此君,只恐山灵杜来往。

形式: 古风

题米南宫像

海岳庵空骨已仙,风神超迈画中传。

凌云健笔飞光怪,不顾人间唤米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