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山歌为梁道士作

我昔看山到京口,郭璞坟前洒杯酒。

扬子渡头争渡急,不使焦山落吾手。

廿年宦海吴越游,天驷之乘沙棠舟。

元规障尘满天地,蓬壶那得寻丹丘。

去年长夏凡再至,停桡一上江天寺。

江波㶁㶁鸣向人,手板腰围汗流渍。

深秋奉檄驰江干,快遂初衣返钓竿。

黄茅雨湿鹧鸪叫,欲归不归行路难。

南冠驱迫何匆遽,遥指月华最深处。

四时羁绊五六人,暂借丹房度朝暮。

丹房老子人姓梁,双瞳炯炯眉发黄。

尽日低头弄柔翰,一生古貌游羲皇。

深山穷谷君合止,胡为混迹红尘里。

为言咫尺即瀛洲,试看天吴移海水。

仙人自昔好楼居,我亦蒲团坐碧虚。

写罢《黄庭》梦灵对,手招老鹤眼蘧庐。

月华之山山色好,俯视群山揖苍昊。

儿时住此今白头,银杏手栽成合抱。

月华之山高嵯峨,三山海面浮髻螺。

下瞰鱼龙等幺么,兴来赌尽山阴鹅。

屈指今年才六十,故旧儿孙且云集。

好贮麟脯泛流霞,不采芝肪煮白石。

酌君酒,祝君篇,我兹与尔非少年。

人生三万六千日,但得长闲不羡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鹏年的《月华山歌为梁道士作》是一首以月华山为背景,为梁道士而作的诗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月华山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梁道士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其年事已高的感慨。

首句“我昔看山到京口,郭璞坟前洒杯酒”,诗人回忆起过去在京口游览,曾在郭璞墓前饮酒,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接下来,“扬子渡头争渡急,不使焦山落吾手”描绘了渡口的繁忙景象,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廿年宦海吴越游,天驷之乘沙棠舟”描述了诗人多年的仕途生涯,乘坐华丽的沙棠舟,然而“元规障尘满天地,蓬壶那得寻丹丘”表达了对官场尘嚣的厌倦,渴望远离尘世,寻找仙境。

“去年长夏凡再至,停桡一上江天寺”写诗人再次造访月华山,体验江天寺的宁静。“深秋奉檄驰江干,快遂初衣返钓竿”则表达了诗人公务在身但仍想回归自然的愿望。

“南冠驱迫何匆遽,遥指月华最深处”暗示了被迫离开隐居地的无奈,而“四时羁绊五六人,暂借丹房度朝暮”则表达了与朋友共度隐逸生活的短暂快乐。

诗中对梁道士的刻画生动,如“丹房老子人姓梁,双瞳炯炯眉发黄”,表现了他的仙风道骨。诗人羡慕梁道士的隐居生活,并以“月华之山山色好,俯视群山揖苍昊”等句描绘月华山的美景,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酌君酒,祝君篇”表达对梁道士的祝福,感叹人生短暂,希望能像梁道士一样享受悠闲的生活,而不追求仙道。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24)

陈鹏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王石谷山水

突兀见山山不移,云光树影摇参差。

平桥跨壑几千尺,桥下水声无已时。

溪北溪南路如线,来往骑行仿佛见。

谷静云深人不知,万松独锁空王殿。

别构精庐杳霭间,千盘鸟道难跻攀。

有路才通避秦客,无钱得买支公山。

作此者谁石谷子,笔补造化真奇诡。

坐卧十日沧洲髯,游仙只住青冥里。

形式: 古风

两割肉行

松明孝妇两臂枯,刀痕溅血双模糊。

一救阿翁一奠夫,肌肤刲尽形容癯。

翁病不廖夫不起,儿命虽存顷刻耳。

捐躯不得且割身,以盏羹汤尽生死。

鬼神夜泣天为愁,病者旋愈死已休。

祇今七十获遐福,寿考百岁焉能酬。

臂瘢夜寒老泪湿,阶下儿孙早林立。

拖青曳紫共扶持,笑口聊开锦堂集。

君不见当时松明村,仓卒盗贼如云屯。

一开孝妇即却走,乡闾无恙鸡犬存。

此事流传咸叹息,立懦廉顽本奇特。

世上岂无枭獍与穷奇,解道平人不如贼。

形式: 古风

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

铁瓮城边路,金焦江上山。

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

皎日群阴散,春风十亩闲。

烟云俨图画,蜡屐好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漫兴(其一)

秋气渐萧瑟,连宵风雨声。

庭虚山果坠,砌冷候虫鸣。

倦眼依残帙,端居对短檠。

归舟姜被隔,知近武昌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