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闻方伯彭公上荐剡(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和才情的感慨。首句“骨相合长贫”,揭示了诗人自认为天生的贫寒命格,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的无奈接受。接着,“岩栖累十春”描绘了诗人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的志趣。
“忽传邦伯疏”意为突然听说彭公推荐自己出仕,这在诗人看来是意想不到的机遇,然而“见笑北山神”则暗示了他担心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胜任高位,可能会被山林之神嘲笑。诗人对自己的评价不高,仅认为自己“伎俩只馀子”,即仅有的才华仅够糊口。
“行藏独老亲”表达了诗人选择独自老去,享受亲情的决定,与世俗的功名相对立。最后两句“古来称冰鉴,谁是鉴中人”以冰清玉洁的镜子比喻公正无私的评判,诗人自问,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评价他的品性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出仕与否的矛盾心理,展现了其深沉内敛的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