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假山

幽意难具陈,静境可因就。

远求涧侧石,置彼窗中岫。

前为嵩华高,侧构衡霍秀。

岩崿倏天成,风烟若神授。

他时看图画,应接颇意究。

气色形似间,人人轻宇宙。

尝闻山林士,既往又不复。

此语我知之,衡茅非所陋。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精心布置假山的情景与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首句“幽意难具陈,静境可因就”,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表,但通过营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可以让人感受到那份深邃的意境。接着,“远求涧侧石,置彼窗中岫”两句,描述了诗人从远处寻找溪涧边的石头,将它们巧妙地安置在窗户旁,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前为嵩华高,侧构衡霍秀”进一步展示了假山的布局,嵩华、衡霍都是古代著名的山脉,这里借指假山的高耸与秀丽。接下来,“岩崿倏天成,风烟若神授”则描绘了假山仿佛自然天成,云雾缭绕,如同神灵所赐,充满了神秘与美感。

“他时看图画,应接颇意究”暗示了假山不仅在现实中令人赞叹,也能够激发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灵感。最后,“气色形似间,人人轻宇宙”表达了假山所蕴含的宇宙观,让人在欣赏之余,对自然与宇宙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尝闻山林士,既往又不复”引用古人的话,表达了对过去山林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此语我知之,衡茅非所陋”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认为简朴的生活并不低俗,而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假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生活情趣的品味以及对宇宙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暑行(其一)

憩马道傍舍,解衣仍伫立。

四檐庇阴凉,萧萧风气入。

虽云茅茨陋,枕簟亦自给。

已胜鞍马间,筋力苦倦急。

田野归去来,馀年犹可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暑行(其二)

赤日成畏途,相与逃热行。

中宵寝不安,两舍鸡初鸣。

据鞍寝梦间,堕策忽自惊。官身跨官马,倦?奈有程。

愧负田野翁,安稳眠到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伤胡二

古人虽千岁,我见如接迹。

今人虽比肩,我视犹异域。

乃知相知情,心识非貌识。

所以识胡君,不得同砚席。

今朝满衣泪,哭君寝门侧。

形式: 古风

伤逝二首(其一)

去水不可还,逝者日已疏。

悲忧若沈痾,百药无能除。

英英韶华子,夭夭昔同车。

令德其芬芬,佩玉联琼琚。

舟移悼藏壑,天祝嗟愁予。

蕙兰秀不实,徒见荆棘墟。

含悽抚众稚,吊影还室庐。

高天杳茫茫,日月空居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