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徐延寿的《登幔亭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壮观景象。首句“孤峰矗云起,千仞何岧峣”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峰之高峻,直插云霄。接下来的“峰巅平若砥,满地皆云苗”描绘了峰顶平坦如砥,云海翻腾,犹如一片云田。诗人提及王子和曾孙在此举办盛事,瑶席铺展,飞桥横空,展现了昔日的繁华。
诗人登临此景,本意是被山中云雾所吸引,而“晴云生杖底,咫尺通扶摇”则写出了云雾缭绕,仿佛伸手可触,暗示着登峰过程中的奇妙体验。然而,“俯仰天地窄,鹤驭安能招”又揭示出山势陡峭,连仙鹤也无法轻易飞翔,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两句“人间信可哀,曲罢风萧萧”,诗人感慨人间世事无常,曲终人散后,只剩下风声萧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峰的壮丽与神秘,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