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名为《去岁五月七日避乱往虔,亡孙宗恒过螺川溺水,今已期矣,为之招魂,怆然有作》。诗中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逝者如斯竟渺然,光阴流水忽期年”,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感叹逝去的生命如同流水般一去不返,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惜。
颔联“吾衰已甚堪多难,尔少何知最爱怜”,诗人自述自己年老体衰,经历了许多苦难,而年轻时的孙子却不懂得珍惜生命,表达了对孙子早逝的痛心和无奈。
颈联“避地岂知驱死地,问天犹欲望生天”,诗人反思自己为了躲避战乱而选择的避难之地,实际上却是死亡之地,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对生的渴望。
尾联“灵均千古灵魂在,倘遇江头竞渡船”,诗人引用屈原(灵均)的例子,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希望在江边赛龙舟的场景中能遇到他们的灵魂,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反思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对生命、命运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