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器婢诗

独持巾栉掩玄关,小帐无人烛影残。

昔日罗衣今化尽,白杨风起陇头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独自拿着毛巾和梳子掩上门帘,小帐篷里空无一人只剩下微弱的烛光。
往日的丝绸衣服如今已朽化殆尽,白杨树在坟头随风摇曳,透着阵阵寒意。

注释

独持巾栉:独自拿着毛巾和梳子,这里是整理仪容的意思,引申为孤独地打理自己。
玄关:门帘,指房间的入口处。
小帐:小帐篷,这里可能指的是卧室或者个人的私密空间。
烛影残:烛光微弱,即将熄灭,象征孤独与凄凉。
昔日罗衣:往日的丝绸衣服,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或人。
化尽:完全消失,腐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白杨:一种树,常种于墓地,此处象征哀悼和死亡。
陇头寒:坟头的寒冷,既指实际的天气也暗含心中的悲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意境,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时光易逝的感慨。开篇“独持巾栉掩玄关”,诗人独自一人,手持着古时妇女梳头用的工具——巾栉,掩在门前,这个动作不仅显示了她的孤单,也暗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封存。紧接着“小帐无人烛影残”,点明了诗人所处空间的冷清与寂寞,连烛光都显得那么渺茫和不稳定。

继而,“昔日罗衣今化尽”,这里的“罗衣”通常指代美丽的服饰,昔日的华丽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化作尘土,这不仅是对物质消逝的一种描写,更是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不可长久的深切感慨。

最后,“白杨风起陇头寒”,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孤独。白杨树在风中摇曳,陇头即古代边塞之地,这里以“寒”字结尾,不仅形容了外部环境的冷清,更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冰冷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与凄凉境遇的心境。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杭州还乡和尚唱

还乡寂寂杳无踪,不挂征帆水陆通。

蹋得故乡回地稳,更无南北与西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武后长寿元年民间谣

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欋槌侍御史,碗脱侍中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郊庙歌辞.夕月乐章.舒和

合吹八风金奏动,分容万舞玉鞘惊。

词昭茂典光前列,夕曜乘功表盛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郊庙歌辞.中宗祀昊天乐章.舒和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璇图宝历欣宁谧,晏俗淳风乐太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