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柑子》由清代诗人李阊权所作,通过对柑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千头初见一林青”描绘了柑子树初春时节,新芽初露,一片青绿的景象,仿佛在众多树木中独显生机。接着,“传说繁霜下洞庭”一句,引入了关于柑子生长环境的传说,暗示着柑子虽生于严寒之地,却依然坚韧生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色变金衣偏灿烂,香浮朱实倍晶荧”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柑子成熟后的形态与香气。金黄色的外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彤彤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这里不仅赞美了柑子的外观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甜美与香气。
“才披露叶儿童喜,试嚼琼浆齿颊馨”则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表现了柑子带来的喜悦与满足感。孩子们见到新鲜的柑子,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品尝,那甜美的滋味让他们的口腔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最后,“就里何曾藏败絮,滑稽游戏不须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思考。通过柑子这一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诗人提醒人们,生活中真正的价值和快乐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不应被世俗的喧嚣所迷惑。这不仅是对柑子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以柑子为载体,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