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鸟冲烟去,山僧渡水来。
竹篱茅舍外,忽见野梅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郊野景象。"白鸟冲烟去",形象地写出了白鸟在炊烟袅袅中飞掠而过,动态十足,展现出自然的活力。"山僧渡水来"则描绘了山中的僧人涉水而行,增添了宁静氛围中的禅意。接下来的"竹篱茅舍外",点明了诗人身处简朴的乡村环境,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恬淡心境。
最后,"忽见野梅开"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惊喜地发现墙外的茅舍旁,梅花悄然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这句诗以简洁的笔触,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清新,富有田园诗意。
不详
又号庸斋,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春草平芜烟雨迷,鞦韆寂寞旧园池。
江南也是东风恶,花骨经寒瘦不支。
载酒寻春二月天,子规啼破绿杨烟。
日斜醉倚鞦韆柱,石上桃花红欲然。
三月名园草色青,梦回犹听卖花声。
春光不管人憔悴,飞絮纷纷弄晚晴。
城荒叶落风飕飕,淮水茫茫古渡头。
回首不堪行乐地,黄花点点是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