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废院和韵(其一)

仿佛当年曳杖翁,白云来往有无中。

月明闲照兴亡迹,都付渔樵一笛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东林废院”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仿佛当年曳杖翁”,以“曳杖翁”这一形象,勾勒出一位老者漫步于云雾缭绕之间的情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这里的“仿佛”二字,既表达了对过去景象的追忆,也暗含了对当下情景的相似感受,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次句“白云来往有无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交融的氛围。白云在空中自由飘荡,时隐时现,象征着事物的无常与变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隐喻,暗示着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第三句“月明闲照兴亡迹”,将视角转向夜晚的月光,月光照耀下,历史的痕迹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兴亡”不仅指代历史上的兴衰更替,也涵盖了个人命运的起伏。月光的“闲照”则赋予了这些历史痕迹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平和,强调了时间的力量,使得一切过往都显得淡然与超脱。

最后一句“都付渔樵一笛风”,以渔樵的形象收尾,寓意深远。渔樵作为自然界中的普通人物,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不受世俗纷扰。诗人将历史的兴衰、人生的起伏都寄托在这悠扬的笛声之中,通过渔樵的日常活动,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这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世事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然生活状态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风景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映照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

华时亨(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林废院和韵(其二)

每从讲易见天心,柳色池塘带雨深。

松柏耐寒霜雪后,依然颠木又成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上巳山中喜晴

杖履追欢赋遂初,酒饼犹自挂架车。

雨晴山鸟能呼客,风暖林花亦启予。

曲水流觞诗欲就,茂林修褉事非虚。

只今四海兵戈偃,好觅人间种树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鼎湖

鼎湖龙去不知秋,湖水依然入海流。

仙杖凌虚嗟帝远,鸟号堕地是谁收。

天空鸥鹭联翩起,波暖鼋鼍赑屃浮。

西望崆峒重回首,白云千里去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夫椒山

曾闻吴越此交锋,回首苏台霸业空。

当日空岩流战血,至今衰草起腥风。

裹尸国士浮江上,覆面君王死甬东。

若论灭吴功第一,捧心人在馆娃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