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名为《次韵和酬》。诗中描绘了灵彻和尚出山时的情景,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严维灵彻出山时,避雨曾闻碍木枝”描绘了灵彻和尚在出山途中,为避雨而躲避树枝的情景,既体现了行者的艰辛,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颔联“几杪霜寒何足畏,管中春色已堪吹”则表达了面对自然界的寒冷与霜冻,灵彻和尚不以为惧,反而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颈联“风含钟韵凝还散,水结溪声咽又悲”通过风中钟声的凝重与散逸,以及溪流声音的低沉与哀伤,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思考。
尾联“斗草野游君莫笑,初平元是牧羊儿”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将自己比作牧羊儿,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灵彻和尚出世修行的尊重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