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初成廨中旧有太湖石数十枚因垒之庭下

万壑千岩不易求,壶中聊寄小瀛洲。

稍看硉兀云峰出,便有檀栾桂屿幽。

绝境自知难遽忘,奇踪争怪独能留。

山翁已老犹儿戏,漫拟伸眉一散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西斋初成后,利用庭下太湖石构建小瀛洲的雅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万壑千岩不易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追寻,暗示了自然之美的不可多得与珍贵。接着,“壶中聊寄小瀛洲”一句,以“壶中”比喻内心世界,将自然美景浓缩于小小的空间之中,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稍看硉兀云峰出,便有檀栾桂屿幽”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云雾缭绕中的山峰与桂屿,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硉兀”形容山峰的险峻,“檀栾”形容桂树的繁茂,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机。

“绝境自知难遽忘,奇踪争怪独能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难以忘怀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奇观的独特欣赏与珍视。诗人深知绝美之景难以轻易忘记,而那些奇异的踪迹则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山翁已老犹儿戏,漫拟伸眉一散愁”两句,以“山翁”自喻,表达了虽年岁已高但仍乐于享受生活之趣的态度。诗人通过构建小瀛洲这一儿戏般的举动,试图在自然美景中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与晁激仲夜话

外家文采到诸郎,凛凛词锋未可当。

伴我何辞共戎马,怜君聊欲濯糟浆。

残年落寞风尘际,永夜从容银烛光。

祇恐扁舟吾欲去,病慵无意薄淮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答激仲

牛渚谁逢临汝郎,参军暂肯佐戎行。

世缘不拟营三窟,人事那求馈五浆。

春近岭梅横暗蕊,夜寒霜月落飞光。

十年情话何由尽,我亦伤心叹渭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答

生涯久许捕鱼郎,凫雁相追不乱行。

但遣陶庐有松径,不辞楚酒醉椒浆。

交情老柏寒方见,妙语灵珠夜有光。

回首渐知归路好,已看梅柳动初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又答

家声合继紫微郎,不独诗同沈鲍行。

晚岁清谈淹幕府,中原喜气望壶浆。

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

肯许辋川期后约,弹冠知不借王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