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与山翁别,年华每自伤。
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鸡乡。
萝薜窗中影,铅砂枕上方。
鸿蒙常不语,何以答云将。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与山翁别,年华每自伤”,诗人回忆起与山翁分别的情景,感叹岁月的流逝,内心充满了感伤。接着,“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鸡乡”两句,表达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后的重新寻找心灵归宿的愿望,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萝薜窗中影,铅砂枕上方”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窗前的藤蔓投下斑驳的光影,枕边放着炼丹的工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氛围。“鸿蒙常不语,何以答云将”则借用了道家哲学中的概念,表达了诗人面对宇宙的沉默,感到自己难以言说,似乎在寻求与自然界的某种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隐居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献方曾待诏,何事向江干。
帝侧无人荐,王门且自安。
青枫连远道,白首寄微官。
莫惜囊中秘,淮南欲合丹。
王尊仍出守,跃马上金台。
共说股肱郡,须凭锁钥才。
雄兵六蕃拥,天险一关开。
不为长城寄,谁令高盖来。
赤县神明宰,如君最少年。
无言似桃李,有志笑鹰鹯。
得暇即开卷,长贫不受钱。
此行人共羡,名在御屏前。
南州饶齿革,此去岂徒然。
言征山海赋,用助水衡钱。
井邑千金市,江门百丈船。
锥刀未可算,宽大见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