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希元在丁酉年的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诗人身处天涯,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感慨。诗中的“牢落”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失落。接下来,“梦中曾几赋归与”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面对“圣朝未有宽恩诏,边郡犹劳判事书”的困境,即朝廷尚未给予他宽大的恩典,边远之地的工作依然繁忙,无法抽身归乡。
“忙里不知残腊去,客边惟觉二毛疏”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外貌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无奈。最后,“椒盘此夜谁觞酒,忽忆家乡万里馀”则以除夕之夜的习俗——饮屠苏酒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遥远距离的感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