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十六首(其十二)

窫窳当九门,西山宝驺虞。

鸱鸮集上林,丹穴巢鹓雏。

奸雄始基搆,哲人晦良图。

步兵偶叔末,整辔登蓬壶。

身世委杯酒,不以礼法拘。

长啸引鸣凤,新诗缀骊珠。

慷慨临广武,感激恸穷途。

所志岂方外,林下薄踟蹰。

恢恢大雅人,矫矫真龙驹。

宁愧苏门士,临刑据槁梧。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复杂而深邃的历史场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性善恶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句“窫窳当九门,西山宝驺虞”描绘了古代社会的权力中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窫窳象征着原始野蛮的力量,九门代表了文明秩序的入口,而西山上的驺虞则象征着祥瑞与和平。这句诗暗示了在文明与野蛮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接下来,“鸱鸮集上林,丹穴巢鹓雏”则通过鸟类的聚集与栖息,隐喻了社会中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共存。鸱鸮(猫头鹰)与鹓雏(凤凰幼鸟)分别代表着邪恶与纯洁,它们的共处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奸雄始基搆,哲人晦良图”揭示了权力斗争与智者沉默之间的矛盾。奸雄的崛起预示着社会动荡,而哲人的沉默则可能意味着他们选择了避世或隐忍,而非直接参与斗争。

“步兵偶叔末,整辔登蓬壶”描述了一位偶然间成为英雄的人物,他骑马登上仙境,象征着个人命运的转折和超越世俗的追求。

“身世委杯酒,不以礼法拘”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由与放纵的向往,他将自己置于杯酒之中,不受传统礼法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解放。

“长啸引鸣凤,新诗缀骊珠”则展示了主人公的才华与创造力,他的长啸如同凤鸣,新诗如同珍贵的珍珠,体现了艺术与智慧的力量。

“慷慨临广武,感激恸穷途”描绘了主人公面对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他在广武(古代战场)前慷慨激昂,在穷途末路时感伤不已,体现了对历史命运的感慨和对个人困境的深切同情。

“所志岂方外,林下薄踟蹰”表明主人公虽然追求超越世俗的目标,但并未完全脱离尘世,他在林下徘徊,既向往高远的理想,又难以彻底摆脱现实的羁绊。

最后,“恢恢大雅人,矫矫真龙驹”赞美了主人公的高尚品格和非凡才能,将他比作宽宏大度的君子和矫健的骏马,强调了他的独特魅力和卓越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性、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古十六首(其十三)

秋阳铄金石,康庄昼如焚。

乘轩及负荷,累足朝市门。

挥汗散凌雨,腾埃播长云。

隋珠弹黄雀,贵贱谁复论。

安知北窗下,乃有羲皇人。

高卧挹清风,翛然远世纷。

绿琴寂繁奏,白醅漉纶巾。

井水患甘旨,膏兰困明芬。

何用结庐地,喧填走车轮。

形式: 古风

咏古十六首(其十四)

唐昔先天后,天步复清平。

君王图治定,槐棘来群英。

渭水亦投竿,莘原犹弃耕。

丈夫敦志尚,不为轩冕轻。

矫矫同州守,素风独峥嵘。

慷慨论十事,激切观王明。

献纳无迕言,始来歆大烹。

富贵岂不念,直道思有行。

驭者信所学,不为嬖奚更。

况当秉国钧,见利难自倾。

行己或可枉,乘轩何所荣。

风虎既相从,云雷底光亨。

开元及贞观,当日乃悬衡。

至今夸毗人,闻风心骨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古十六首(其十五)

高柳何葱茜,袅袅章台端。

眉叶荫紫极,条丝拂朱栏。

何以谢松竹,挠弱惭岁寒。

既乏贞固姿,枝叶何足观。

小人殉利欲,俛仰如转丸。

苟非社稷臣,祸患宁肯干。

蒲山已归觐,黎阳尚盘桓。

当时方寸地,明明赤如丹。

飙举冠凌烟,腾芳臭如兰。

一言失其所,功名两彫残。

高帝论平阳,刘氏终以安。

英公负文皇,武氏为世患。

无忌问赵相,侯嬴起长叹。

白首不可保,知人良独难。

形式: 古风

咏古十六首(其十六)

兰芷生幽薄,浥露搴华姿。

芙容隔秋江,扁舟满江湄。

丈夫抱材用,但愿君王知。

宁生击牛角,载歌南山词。

词终脱裋褐,缨佩暮萎蕤。

人事非有定,斯言或难持。

翩翩李将军,鸣弦压由基。

馀威震戎虏,谈笑静边陲。

桃李曾无言,嘉声满黄扉。

心知堪万户,乃谓生匪时。

烽火照甘泉,未能包虎皮。

目视汉飞将,弃弃轻如遗。

颇牧已黄土,忉忉勤缅思。

如何中林士,坐视青云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