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梅花开尽冬亦尽,雪后春来犹苦寒。
年事其谁无老境,时情徒自有儒冠。
林虚磴道归深谷,塘决沟流起素湍。
鹰掠晚风鸦泊雾,一轩苔竹且加餐。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首句“梅花开尽冬亦尽,雪后春来犹苦寒”以梅花的凋谢和冬日的终结,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同时强调了即便在春回大地之时,依然能感受到冬末的寒冷,体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季节交替的复杂性。
接着,“年事其谁无老境,时情徒自有儒冠”两句,诗人借自然界的更替,表达了对人生老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反思了社会中人们对于年龄与身份的认同,以及时间流逝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林虚磴道归深谷,塘决沟流起素湍”描绘了一幅山林间小径通幽、溪水潺潺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季节转换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最后,“鹰掠晚风鸦泊雾,一轩苔竹且加餐”以鹰在晚风中掠过、乌鸦在雾中栖息的场景,以及诗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且加餐”的行为,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即使环境艰难,也要保持乐观与坚韧,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的态度。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病馀无绪可从容,健羡人能下上同。
秋冷芙蓉才弄日,晴烘岩桂又吹风。
枯荣车马留还去,喧寂壶觞散复空。
老意苦心徒漫与,玉溪云薄有来鸿。
满架葡萄绕屋莲,久斋深静想依然。
地无鸡犬身逾逸,池有龟鱼意自便。
客不来时风雨过,我无营处水浮烟。
短篱之外皆城市,那许飞尘到简编。
且把閒诗寄故人,岭梅冬近一枝新。
望穷海外应身健,心折江东入梦频。
我道词章非醉墨,谁思勋业是知津。
因风远讯弦歌客,好对孤芳说隐沦。
最来谁作送行诗,山叠昭亭水宛溪。
蜡屐定须同探赏,锦囊赢得是提携。
索居野外薰风起,回望天涯落日低。
往事旧游空太息,老身今已分扶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