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草堂閒咏》由清代诗人曹复所作,描绘了诗人于草堂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中以“烟雨茅斋别有春”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接着,“忍将尘事罥心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渴望心灵得以解脱的愿望。
“闲亲鱼鸟为佳客,浪认溪山作主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与鱼鸟的亲近,以及将溪山视为主人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入骨晓晨偏送冷,到门残月不嫌贫”则通过晨起的寒冷与月光的清冷,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内心的丰富,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满足。
最后,“白云长锁桃源路,未见渔郎肯问津”以桃源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避世的思想倾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