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诗终夕退得二绝以谢(其二)

荒江落日孤鸿影,远趁幽人踏月来。

雪屋云林淡相对,月边依约有寒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荒凉的江面夕阳下,孤零零的鸿雁身影显现,
远远地追随隐士,踏着月光而来。

注释

荒江:荒芜的江面。
落日:傍晚的太阳。
孤鸿:孤独的大雁。
影:身影。
远趁:远远地跟随。
幽人:隐士。
踏月:踩着月光。
雪屋:雪覆盖的小屋。
云林:云雾缭绕的树林。
淡相对:清淡相对。
月边:月光下。
依约:隐约可见。
寒梅:寒冷中的梅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幽静景象。"荒江落日孤鸿影"中的"荒江"指的是偏远无人的江边,"落日"则是夕阳西下之时,"孤鸿影"形容独自飞翔的大雁投下的长长影子,给人以萧索、寂寞之感。"远趁幽人踏月来"中的"远趁"意味着追随远方的足迹,"幽人"是隐居山林的人,"踏月来"则是在月光下行走,彷佛在月色中漫步。

"雪屋云林淡相对"一句,"雪屋"可能指的是被雪覆盖的小屋或庵堂,"云林"则是迷雾缭绕的树木,"淡相对"表达了诗人对这静谧景色的感受,这种对视不言的平淡之美。

"月边依约有寒梅"一句中,"月边"形容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依约"意味着柔和而又自如的姿态,"有寒梅"则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梅花静静绽放,它们不以华丽的色彩吸引人,而是以清冷脱俗的风姿展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梅花这种坚贞不屈之物的赞美。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诗终夕退得二绝以谢(其一)

十年袖里梅花句,梦绕江南烟雨村。

今日相看更愁绝,天低云淡月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春雨未霁有载歌姬游道场山者

濛濛烟雨暗空山,骄马行春翠袖寒。

待得春风捲云幕,却愁春色又阑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洪溪口

短短桃华宿雨馀,风轻春水縠纹铺。

柁师苦要贪行色,不肯系船寻酒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绝句(其二)

忽忆前时小院归,杏花墙角两三枝。

夜香烧断黄昏月,缥缈邻家玉笛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