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其三)

秋菊有馀色,可以慰幽情。

岂无一樽酒,泛此黄金英。

美人久不来,岁晏霜露零。

坐感芳草歇,佳期怅未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高明所作的《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中的第三首。通过“秋菊有馀色,可以慰幽情”两句,诗人借秋菊之色来寄托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秋菊虽美,却只能独自欣赏,无法分享给他人,这与诗人此时的心情相呼应。

接着,“岂无一樽酒,泛此黄金英”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相聚饮酒的渴望,但现实却是“美人久不来”,意指友人未能如约而至,使得诗人感到遗憾和失落。“岁晏霜露零”描绘了季节更迭,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坐感芳草歇,佳期怅未能”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以及未能实现与友人相聚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时间流逝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

收录诗词(47)

高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 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 生卒年:约1305~约1371

相关古诗词

题兰

美人在空谷,娟娟抱幽芳。

长林自荆棘,安能敝馨芗。

借君水苍玉,与我纫佩纕。

愿结善人交,岁晚无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王节妇诗

清清慈溪水,蘋藻被涯涘。

昔年修妇职,采撷荐明祀。

殷勤执豆笾,斋肃事君子。

一朝双鸳鸯,别离隔生死。

死者无还期,生者当同归。

奈何姑嫜老,重以膝下儿。

升堂奉甘脆,篝灯训书诗。

庶以未亡人,慰彼泉下思。

溪水彼可竭,妾身不改节。

溪水有停污,妾心但明洁。

荧荧瑶台镜,玄发今已雪。

孤鸾虽不舞,寒影自澄澈。

溪水常流东,馀波总相从。

结发为夫妇,永别何由逢!

青山有玄寂,百岁须当同。

愿言合欢树,化作垄上松。

茑萝更缠绵,相依无终穷。

形式: 古风

昭君出塞图

竟宁阏氏出塞城,鼙婆声断凄龙庭。

边云竟与汉月隔,野草空作春风青。

汉庭公卿无远举,却使娇姿嫁□□。

岂知刘白与杨樊,复把丹青罔人主。

当时国计不足论,佳人失节尤可叹。

一从雕陶莫皋立,回首不念稽侯栅。

纲常紊乱乃至此,千载玉颜犹可耻。

蛾眉傥不嫁单于,灭火安知非此水。

良工妙画不必观,勿因一女讥汉元。

宫闱制驭苟失道,肘腋变起非一端。

君不见玉环自被胡雏污,岂是丹青解相误。

形式: 古风

西湖葛岭玛瑙寺僧芳洲有古琴二一名石上枯一名蕤宾铁为赋诗二首(其一)

葛仙岭上瞿昙宫,老僧雪眉覆双瞳。

奇琴久蓄款识古,云是零陵水边石上之枯桐。

忆昔蛟龙宅其涘,霹雳斩龙树亦死。

道人作琴傍水弹,几夜湘江泣帝子。

迩来居我玛瑙坡,声价压倒伽陀罗。

嵇心羊体妙相得,有耳不听西湖歌。

松窗茶屋梦初醒,别鹤凄凄怨烟岭。

隔水逋仙夜不眠,听尽梅花山月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