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鼸泉车中别博克达山

博克达山高极天,三峰栏出青云端。

负戈一载北庭住,日日对尔开愁颜。

昼拥鸿蒙万年雪,玉岽连蜷皓以洁。

巡檐不觉吟兴豪,慷慨悲歌金石裂。

夜烧昆仑万年火,烛天之焰罡风簸。

烈山一炬雷电惊,欲吟未吟口先哆。

噫吁峨浩浩落落,撑岩嶙石交耐久。

我与君弹指一别已十日,回首漠漠空烟云。

烟霏微兮云演漾,峰头白雪遥相望。

相望何如相对时,望山别山吾有诗。

行行又过蒲类海,水光扑面风飓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博克达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山的深厚情感。首句“博克达山高极天,三峰栏出青云端”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博克达山的高耸入云,仿佛与天齐平,三座山峰如同栏杆一般矗立在青色的云雾之中,营造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景象。

接着,“负戈一载北庭住,日日对尔开愁颜”表达了诗人长期驻守边疆的艰辛与孤独,每日面对博克达山,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忧愁。这种情感的直接流露,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山之间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欣赏,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昼拥鸿蒙万年雪,玉岽连蜷皓以洁”描绘了白天山峰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洁白如玉,连绵起伏,展现出博克达山的纯净与永恒之美。“巡檐不觉吟兴豪,慷慨悲歌金石裂”则写出了诗人漫步山间,被美景激发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的歌声甚至能震裂金石,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豪迈。

夜晚部分,“夜烧昆仑万年火,烛天之焰罡风簸”描述了夜晚山火燃烧,火焰冲天,狂风摇曳,展现了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景象。“烈山一炬雷电惊,欲吟未吟口先哆”则通过想象中的山火,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似乎连雷电都被这股力量所震撼。

最后,“噫吁峨浩浩落落,撑岩嶙石交耐久”表达了诗人对博克达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山岩嶙峋,历经岁月依旧屹立不倒。“我与君弹指一别已十日,回首漠漠空烟云”则是诗人与博克达山短暂分别后的感慨,时间虽短,但留下的记忆却如同烟云般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博克达山的自然风光,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与山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35)

李銮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蒲类海三首(其一)

雪岭三峰矗,天光一镜涵。

日高澄海市,波净豁云岚。

鹳鹤盘空起,鱼龙得气酣。

尾闾何处泄,不必注东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蒲类海三首(其二)

弓挂天山上,封侯重海西。

当年驱战马,此地动征鼙。

窦耿名犹壮,征和迹可稽。

沧桑俄顷事,回首白云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蒲类海三首(其三)

望望沙陀迥,朱邪起后唐。

废兴同逐鹿,人代几亡羊。

海澨任空阔,山容自老苍。

摇鞭过水曲,消受午风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登库舍图岭二首(其一)

青冥咫尺陟崔嵬,万壑松涛万壑雷。

廿四盘坡天在上,八千里路客归来。

人穿蚁磨危栏护,雪挂兜罗峭壁开。

行到半山回首望,乱峰无数白云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