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集崇安寺观右军涤砚池

栖心息声华,尘撄弥象罔。

眷兹佳秋日,神明颇清旷。

凌辰陪兰藻,怀古寻幽赏。

乍脱尘市嚣,爱踏招提上。

饕客耸绀宇,商意肃林莽。

凉思吹衣裾,联步升方丈。

徘徊右军池,微波自骀荡。

墨沈有余香,溯回结遐想。

纷吾谛真契,笔阵深向往。

静对香台人,梵音起清响。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八月二十日聚集在崇安寺,观赏右军涤砚池的场景。诗中以“栖心息声华”开篇,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图。接着,“尘撄弥象罔”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尘世的纷扰如同迷雾一般,难以分辨。

“眷兹佳秋日,神明颇清旷”两句,点明了诗人对美好秋日的喜爱与内心的清明。随后,“凌辰陪兰藻,怀古寻幽赏”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晨陪同观赏兰花,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寻找着幽静的赏景之地。

“乍脱尘市嚣,爱踏招提上”两句,表达了诗人从喧嚣的尘世中解脱出来,喜爱踏上寺庙的旅程,追求心灵的净化。接着,“饕客耸绀宇,商意肃林莽”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庄严与周围环境的肃穆,仿佛置身于一种神圣的氛围之中。

“凉思吹衣裾,联步升方丈”则通过凉爽的秋风和联步登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高处的向往。“徘徊右军池,微波自骀荡”两句,诗人漫步于右军的洗砚池旁,微波轻轻荡漾,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流转。

“墨沈有余香,溯回结遐想”则通过墨香的余韵,引发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遐想,思绪悠远。“纷吾谛真契,笔阵深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书法艺术的深深向往。

最后,“静对香台人,梵音起清响”以静谧的香台与清脆的梵音收尾,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的意境构建。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

荣锡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至夜慈闱侍宴

云物如春护暖烟,慈闱和气更暄妍。

一元已向葭灰复,百福应随绣线添。

庵筑萱堂称寿斝,欢承五代绕芳筵。

酒阑不用扶鸠杖,玩月婆娑乐未眠。

形式: 七言律诗

蓉湖秋泛

心如古井不波澜,万物由来得静观。

云薄遥从天末敛,身闲弥觉世途宽。

柳疏野岸蝉声咽,芦老荒滩雁影寒。

乍觉波光明照眼,舟人指点月团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游石门白云洞有感

闲踪历历志重经,词客黄衫感宿因。

山色远含堤柳绿,天涯都作可怜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澄江王芸阶先生七绝四首(其一)

咫尺澄江带水环,飘然身似白云闲。

凭将摩诘千秋笔,来画梁溪九叠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