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霍山水灾

破块鸣条动大千,北鸿南燕怅秋田。

我穷安适乌托国,世乱宁论马踏边。

一夕巫祁惊霍岳,万家夜壑泣尧天。

丹霾赤地蛟蝗并,劫尽山存问老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后霍山水灾的悲惨景象,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灾难对人间社会的巨大冲击。

首联“破块鸣条动大千,北鸿南燕怅秋田”描绘了灾后景象的凄凉与荒芜。破败的田野,枯萎的草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哀鸣。北飞的鸿雁,南归的燕子,它们在秋田上空盘旋,似乎在为这片土地的凋零而感到哀伤。

颔联“我穷安适乌托国,世乱宁论马踏边”表达了诗人对灾民无处安身的深切同情。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中,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之地都难以找到,更不用说寻求避难之所了。这里“乌托国”暗喻理想的避难所,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这样的理想之地根本不存在。

颈联“一夕巫祁惊霍岳,万家夜壑泣尧天”进一步渲染了灾情的严重性。一夜之间,霍岳被洪水侵袭,山崩地裂,无数家庭在夜晚的山谷中哭泣,哀叹苍天的不公。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洪水来临时的震撼力和破坏性。

尾联“丹霾赤地蛟蝗并,劫尽山存问老禅”则揭示了灾后的惨状。丹霾笼罩大地,赤色的土地上不仅有洪水带来的灾害,还有蛟龙和蝗虫的肆虐。在这样的劫难之后,山川依旧存在,但面对这一切,老和尚或许只能发出一声叹息,表达对世事无常、人间苦难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难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裴景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椿树冈阻雨

屋角云垂压酒旗,东风袅袅柳丝丝。

花飞满店无人管,独倚西窗听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西溪纪游和序伯(其一)

剧爱山僧能本色,不将米汁赚如来。

深杯在手酌复酌,一任夕阳舟子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溪纪游和序伯(其二)

倚醉闲行曲岸斜,钩衣时见树丫杈。

老梅一样如人傲,勒住春前无数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聚星堂忆苏公雪夜宴客赋诗

赵宋昔多才,欧公称硕彦。

咏雪聚星堂,禁体成创见。

那知三十载,重设坡仙宴。

四座满高朋,暮云又雪霰。

自以老门生,赋诗效白战。

声色费推敲,气味烦结撰。

琢句净尘氛,追思入素练。

后先相辉映,空明总一片。

颉颃杜与李,元白何足羡。

只今吊遗踪,怅望人不见。

韵事无休歇,风流堪眷恋。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