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三首(其三)

绵绵江上草,郁郁庭中柯。

人生不相知,有如东逝波。

食杏犹苦酸,食梅当若何?

衣褐犹苦寒,衣葛寒更多。

岂无千载友,肯听渔樵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江边的草与庭院中的树起兴,描绘出一种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生的无常之感。诗人通过“绵绵江上草,郁郁庭中柯”这两句,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的生命进行对比,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知性。

接着,“人生不相知,有如东逝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作流水东去,无法回头,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渴望与无奈。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疏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食杏犹苦酸,食梅当若何?”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通过食物的口感来比喻生活中的苦涩与不易。杏子虽然苦酸,但梅子的苦味可能更甚,以此来暗示生活的艰辛与挑战。这种比喻既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也加深了读者对生活不易的理解。

“衣褐犹苦寒,衣葛寒更多”则从穿着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在寒冷季节里,穿着粗布衣裳尚且感到寒冷,若是穿上更为轻薄的葛布衣裳,寒冷的感觉会更加明显。这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艰苦,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最后,“岂无千载友,肯听渔樵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知己的渴望。在这样的世态炎凉之中,能够找到一位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知己,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同时,通过“渔樵歌”这一意象,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挚友情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思,是元代古乐府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行二首(其一)

爱山不知倦,缓步成幽寻。

观泉度叠嶂,携日穿层林。

眷彼枝上鸟,少憩松间阴。

萧然清风来,发我松下琴。

白云邀我饮,流泉永我吟。

曾谓尘中人,不知君子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山行二首(其二)

采采岩下菊,菊老花压地。

泉露飘我衣,撷英不盈袂。

铮然松子落,林下远风至。

沈吟不成诗,支筇领山意。

形式: 古风

古意怀仲章贡侍御二首(其一)

娉婷二八女,绝色妙难画。

新妆薄铅华,照影修竹下。

盛年事夫婿,锦玉耀精舍。

虽非伯鸾妻,惓然惜春夜。

琴馀月当轩,默默倚风榭。

寄语东家儿,红颜莫轻嫁。

形式: 古风

古意怀仲章贡侍御二首(其二)

梧桐生高冈,云气涵空清。

南枝挂孤月,上有苍鸾鸣。

大匠挥玉斧,浑然合天成。

置之白玉堂,被之弦歌声。

一弹松风来,再鼓溪月明。

子期人已往,青山为谁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