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曲

东风吹花花不定,红雨纷纷落芳径。

唤人啼鸟隔纱窗,巧语关情谁忍听。

柔肠百结苦萦回,却似丁香花未开。

花开花谢年年事,可惜流光如箭催。

门外红尘飞紫陌,陌上垂杨弄春色。

垂杨只解送行人,不管行人归未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春昼曲》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以细腻的情感抒发了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东风吹花花不定”,形象地写出春风轻拂下花朵摇曳不定的动态美,紧接着“红雨纷纷落芳径”则以“红雨”比喻花瓣飘落,犹如细雨般洒在小径上,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唤人啼鸟隔纱窗,巧语关情谁忍听”通过鸟儿的鸣叫,传递出春天的信息,但隔着纱窗,这美妙的声音似乎带着某种深情,让人不忍心去听,暗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接下来,“柔肠百结苦萦回,却似丁香花未开”运用比喻,形容内心的愁绪纠结,如同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期待和遗憾。

“花开花谢年年事,可惜流光如箭催”进一步强调岁月匆匆,花开又花落,时光如箭般飞逝,令人感叹不已。最后一句“门外红尘飞紫陌,陌上垂杨弄春色”描绘了门外繁华的市井与陌上垂柳的春意,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与个人情感的疏离。

整首诗以春日景色为背景,借景抒怀,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变迁、时光流逝的敏感与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惋惜。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采桑妇

低树采桑易,高树采桑难。

日出采桑去,日暮采桑还。

归来喂叶上蚕箔,谁问花开与花落。

二眠才起近三眠,此际祗愁风雨恶。

割鸡裂纸祀蚕神,蚕若成时忘苦辛。

但愿公家租赋给,一丝不望上侬身。

丁男幸免官府责,脂粉何须事颜色。

收蚕犹未是閒时,却共皃夫勤稼穑。

形式: 古风

杨花曲

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

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

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

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

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

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

形式: 古风

远别离

远别离,何时归,出门子女争牵衣。

借问此行向何处,底事欲留留不住。

父子恩情深更深,可怜不得恒相聚。

远别离,无限愁。

山行骑马水乘舟,行人一去蚤回头。

形式: 古风

折杨柳

折杨柳,折得柔条持在手。

慇勤赠与远行人,人去书来莫厌频。

明年柳发黄金芽,却望归辕早到家。

春来春去须臾事,莫待漫天飞雪花。

折杨柳,愁思多。

短长亭畔崎岖路,送尽行人奈尔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