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罗学古员外并解佩剑赠之

紫塞西风九月秋,千官祗从六龙游。

故人邂逅能青眼,老我驱驰已白头。

马上拥貂晨共发,尊前烧蜡暮相留。

关城又是分襟处,解赠吴钩慰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留别罗学古员外并解佩剑赠之》。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罗学古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愁。

首句“紫塞西风九月秋”,以“紫塞”点出边塞之地,“西风”和“九月秋”则渲染出深秋时节的肃杀氛围,为后文的离别之情奠定了基调。接着“千官祗从六龙游”一句,以宫廷生活为背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故人邂逅能青眼,老我驱驰已白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在与故人的重逢中,诗人的眼中闪烁着对友情的珍视,而自己却已步入老年,两鬓斑白,不禁让人感伤。

“马上拥貂晨共发,尊前烧蜡暮相留”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清晨,两人一同出发,夜晚在宴席上相会,体现了离别前后的相聚与不舍。通过“马上”、“拥貂”、“晨共发”、“尊前”、“烧蜡”、“暮相留”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离别前后的场景,增加了画面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关城又是分襟处,解赠吴钩慰别愁”两句,点明了离别地点,并以解佩剑赠之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在即将离开的关城,诗人解下佩剑赠予友人,以此来慰藉彼此心中的离愁别绪。佩剑作为礼物,不仅象征着友情的坚定,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上清袁止安寄诗余以写竹奉酬并步来韵

京华一别岁频更,长忆同年老弟兄。

轩冕无心暂同俗,山林有道竟违荣。

石田过雨琼芝润,金箓开函玉女清。

貌得昆丘青凤羽,因风遥答故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竹送周侍郎

雁下蒹葭泽国寒,扁舟独去路漫漫。

年来已恨旧交少,老至偏伤远别难。

亲见谋猷禆国计,极知劳瘁济民艰。

一竿淇上清于玉,持赠南州岁晚看。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刘巡检赴广东

奏最晨看拜紫宸,升官遄赴海南滨。

身趋玉陛祗辞主,家过金川喜觐亲。

红蓼桂花明水驿,青松柳叶暗蛮津。

休言弓马非吾事,会有恩威服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萧时中挽诗

当日兴贤对大廷,天门金榜冠群英。

一经勤苦承家世,千载遭逢荷圣明。

溟海鹍鹏真自致,兰苕翡翠不胜清。

可怜万里归埋玉,欲赋招魂惨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