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梦萱堂为孙进士子良题(其三)》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诗中以白杨在古道上萧瑟作响起笔,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引出对亡者的思念。"不见堂下萱,空吹墓间草"表达了对孙进士子良母亲的怀念,萱草曾是象征母爱的植物,如今只能听见风吹过墓地的声音,倍增哀伤。
诗人接着追忆过去,感叹与亲人音讯断绝,"缅怀畴昔时,如何间音仪",表达了对往昔温馨时光的深深怀念。"入室若靡至,出门当诉谁"进一步强调了失去亲人的孤独与无处倾诉的悲痛。
接下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上山山有巅,涉水水有涯",表达人生的无尽路途和无尽的哀思,"伤哉陟岵心,永作终天悲"直抒胸臆,将对亡者的思念之情升华到极致,成为永恒的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