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石侄孙还杭

东风吹雨湿平芜,三叠阳关醉唾壶。

往事尽随尘世界,新来祇怪老头颅。

百年祖父留汤沐,千里儿孙有饭盂。

目断长亭休折柳,斜阳山外是西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东风吹来的雨打湿了平坦的草地,阳关三叠的歌声在酒杯中回荡。
过去的岁月都随风尘散去,最近只觉得岁月催人老。
祖辈留下百年基业,子孙千里之外也能共享温饱。
不要再在长亭折柳以寄离别之情,夕阳下山外便是西湖美景。

注释

东风:春风。
吹雨:吹着雨水。
湿平芜:打湿了草地。
阳关:古代送别的歌曲。
唾壶:饮酒后吐痰或呕吐的器具,这里指酒杯。
往事:过去的经历。
尽随尘世界:全部消失在尘世中。
新来:最近。
祇怪:只感到。
老头颅:指年老。
百年祖父:祖辈流传百年的。
留汤沐:留下足以生活的财富。
千里儿孙:子孙分布在远方。
有饭盂:有足够的食物和器皿。
目断:望断。
长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休折柳:不要折柳以示离别。
斜阳:夕阳。
山外:山的另一边。
西湖:指杭州西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感伤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东风带来的细雨润物,湿润了平坦的荒地,三叠阳关则是酒醒醉卧之处,可见主人公此刻心境不宁。往事如同尘世,转瞬即逝,而新来的人却只感慨老之将至。祖父留下的汤沐(古代酿酒器具)虽已久远,但儿孙们有饭食之盂,家族的延续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仍在。

诗人通过“目断长亭休折柳”表达了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更是在告诫对方不要随意折断路边的柳枝,因为每一次离别都像是在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最后,“斜阳山外是西湖”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可能是对归去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事更迭以及家族延续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亲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送严郡知事石绣回乡

三年幕府鬓成霜,剩得行歌载道傍。

瓜戍春浓官又满,莲池人好水尤香。

燕然碣石去程远,江水云山看日长。

倚遍修篁衣袖薄,长亭无路折垂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李县尹

河阳桃李是谁栽,怕说春归叠鼓催。

正好鸣琴看锦水,俄惊飞诰下金台。

一堤烟柳离亭路,两岸风花送客杯。

百里桑麻正生意,为言来者好栽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琴一首

自呼浊酒赋江蓠,一曲朱绳万感随。

沙漠美人青冢恨,关河壮士北邙噫。

无人流水音谁赏,老我雍门听转悲。

夜半月明天籁寂,飞乌犹自绕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桥陵

百年弓剑入桥陵,岂料三泉化劫尘。

空有鱼灯照荒土,忍将玉轴问遗民。

苍梧日落啼丹雀,金粟云深卧石麟。

寒食家家上丘冢,六宗盂饭属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