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面对急雨和昏暗灯光的情景,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孩子的牵挂。"凉灯急雨据团蒲",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仿佛连灯火都带着凄凉。
"此夕应怜客思孤",诗人想象孩子们在远方是否能感受到他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挂念。接下来的两句"前路艰难廿年语,弥天烽火一锥无",暗示了诗人自身经历的困苦和国家战乱的严峻,二十年的艰辛和烽火连天的动荡,都在这一句中浓缩。
"闻鸡汝幸怀宗国,舐犊吾真愧丈夫",诗人鼓励孩子要有爱国之心,同时自责未能更好地保护家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最后,"省识倚闾凝望苦,晨昏长誓护桑榆",诗人想象家中老母日夜期盼,自己发誓无论何时都要守护家人,尤其是年迈的父母,展现出亲情与忠诚交织的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苦,又有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