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其二)

露窠那畏主林神,小摘筠篮手自亲。

旋转注汤云作脚,缤纷出磨曲为尘。

睡魔已战三竿日,诗社聊尝一信春。

不把膏油涂首面,要须色里认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无需惧怕林中守护神,亲手轻摘嫩竹篮装满。
茶叶在沸水中翻滚如云脚,研磨后散落如尘埃般纷飞。
困倦已被阳光驱散,诗社聚会暂且品尝春意。
不愿涂抹油腻的脸庞,只求从面色中寻觅自然之美。

注释

那:无须。
畏:惧怕。
主林神:林中的守护神。
小摘:轻摘。
筠篮:嫩竹篮。
旋转:翻滚。
注汤:沸水。
云作脚:如云脚翻滚。
缤纷:散落。
出磨:研磨。
曲为尘:如尘埃般纷飞。
睡魔:困倦。
三竿日:三竿阳光。
聊尝:暂且品尝。
一信春:一丝春意。
膏油:油腻。
涂首面:涂抹脸庞。
色里:面色中。
认天真:寻觅自然之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作品,题为《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品茗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首句“露窠那畏主林神”表达了诗人对采摘茶叶的轻松态度,不拘泥于礼节,仿佛连林中的神灵也为之欣喜。接下来的“小摘筠篮手自亲”则写出诗人亲手采茶的亲切与专注。

“旋转注汤云作脚,缤纷出磨曲为尘”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注水时的蒸汽比作云朵,研磨茶叶的动作形容为尘埃般细腻,形象地展现了泡茶的过程。诗人通过品茶,暂时忘却了“睡魔”,甚至到了“三竿日”还未醒来,足见茶香的魅力。

“诗社聊尝一信春”暗指诗人与朋友相聚品茶,共享春意,诗社聚会也因茶而增添了几分诗意。最后一句“不把膏油涂首面,要须色里认天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真的崇尚,他更愿意从茶中寻找真实的自我,而非世俗的修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茶为媒介,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友情的珍视,语言清新,意境淡雅。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其一)

年来直欲配茶神,石鼎山泉日日亲。

竹里烹煎嗤左计,舌端绵味认前尘。

书林坐搅枯肠读,酒所浑消玉颊春。

曾饮日边甘露碗,沙溪难遣乱吾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陈廷藻户部西湖快目堂之集

冰壶影里集朋从,三雅同倾共一中。

相与文楸看飞雹,不须舞袖觅惊鸿。

云边鸟道古来寺,烟际渔舟何处翁。

竟日追欢难卜夜,只缘身在省墙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林梅卿吏部游湖

竟日关心朱墨间,西湖好在且偷闲。

光凌万顷摇银海,兴惬千钟倒玉山。

未办綵毫书侧理,只愁赤壁下乌蛮。

客儿忽堕池塘句,格律都高汉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程天游叙旧

太学齑盐怆语离,半周甲子定何之。

霜空过雁我宴坐,云路看鸿君赋诗。

鄙吝政忧陈仲举,谈谐喜值庾元规。

东邻更有程居士,鼎足论文妙一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