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其二)秋水,叠前韵,同分虎赋

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

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

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

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

数峰侧映苍茫,看閒鸥、对对江边去了。

冷落旧苔痕,临风处、记得采莲曾到。而今渺渺。

有谁独倚红楼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

形式: 词牌: 南浦

鉴赏

这首清代沈皞日的《南浦(其二)秋水》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隔岸采芙蓉”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清晓时分涉水采摘荷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露湿横塘清晓"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湿润。

接着,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如镜洗遥空”形容水面如镜,映照着远处的汀洲和飘落的芦花,仿佛被雪覆盖,增添了凄美的氛围。“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则描绘了沟渠曲折、断桥残红的秋景,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

“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随着夜幕降临,渔歌悠扬,远方的哀草更显孤独,引发了诗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诗人借“数峰侧映苍茫”和“闲鸥对对”描绘出山水之间的寂寥,以及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感慨“而今渺渺”,无人再能像过去那样独自欣赏这美景,红楼静默,似乎在诉说着寂寞与失落。结尾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归舟难觅的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水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清秋时节的寂寥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86)

沈皞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凄凉犯.子韶归自江上,词以慰之

飞花两桨,催人去、计程千里将半。

犀浦雪涛,片帆何处,汀迷沙暗。閒鸥梦断。

认杨柳、谁寻深岸。正无边、撩风丝雨,应把春衫换。

孤客真愁绝,望极空江,别离曾惯。

暮云似漆,坐篷窗、一灯零乱。

如此凄凉,甚官閤、猿啼鹤怨。

问归舟、游情几许莫更倦。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南浦.题刘绎庵浮园

天上坐来时,好开窗、面面吹花飘絮。

沧海有灵槎,曾清浅、何似此间堪住。

东风荡漾,爱他眼底江南树。

金谷任教,台榭曲,那得玲珑如许。

携琴携鹤携尊,泛清波、常伴残霞野鹜。

石板小桥西,轻帆下、人在柳阴春暮。桃源几度。

仙郎莫便寻仙去。记取芙蕖开后,留我闹红深处。

形式: 词牌: 南浦

祝英台近.迟悟石不至,兼怀又孺

林檎开,芍药吐,客里换芳序。

约我扁舟,望极秦淮渡。板桥杨柳千条,梭风织雨。

却遮断、人来时路。江楼暮。

试问昨夜灯花,甚开了无数。

麦浪桑云,石屋萝窗住。

是伊樱笋山厨,弟兄觞咏,都不管、莫愁愁处。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洞仙歌.集韬荒寓楼

榆钱柳线。渐啼莺游倦。喜得天涯酒徒健。

独楼云乍起,浮白狂呼,心已醉,肯负斜阳一片。

眼前谁是客,芳草春江,还记春风满团扇。

莫更问年时,醉里乾坤,玉缸冷、亭空人远。

指塔火、扬鞭踏花归,有十二红栏,绿灯歌遍。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