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洛阳九日次韵县尉(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苦与挫折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贫病侵寻不少宽,行藏何事更凭栏”,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境遇——贫病交加,难以摆脱。他自问为何还要站在栏杆旁,似乎在寻求答案,或是寄托希望。
颔联“儿曹不解市朝隐,我辈政宜文字欢”,诗人感叹年轻一代不懂得隐居生活的乐趣,而自己则更适宜在文字中寻找欢愉。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颈联“客恨向来随处有,秋风待此著人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客居他乡的忧愁总是伴随着他。秋风的寒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
尾联“宾鸿旅燕元无定,莫把黄花取次看”,以自然界的景象作比,宾鸿(大雁)和旅燕(候鸟)都无固定归宿,黄花(菊花)也并非随时可赏。诗人借此表达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忽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