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

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

铛脚三州何处会,瓮头一盏几时同。

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

莫怪殷勤醉相忆,曾陪西省与南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请把那能忘却忧愁的箬叶下的美酒,寄给江城那位爱喝酒的老翁。
不知何时能在那三个州的铛脚(酒器)边相聚,又何时能一起在瓮头(酒瓮边)共饮那第一杯?
倒满酒杯像竹叶般清绿,喝下后脸上泛起桃花般的红晕。
不要责怪我深情地醉后想起你,曾经在西省和南宫陪你共度时光。

注释

劳:劳烦,麻烦。
箬下:指箬叶包着的酒,古代的一种饮酒习俗。
忘忧物:指酒,可以让人忘却忧愁。
江城爱酒翁:江城的爱酒老人,代指诗人的一位朋友。
铛脚:古代的一种煮酒器具。
三州:指三个地方,具体不详,可能为诗人与友人曾共饮之处。
瓮头:酒瓮的口,这里代指饮酒的地方。
盈樽绿:酒满杯中,颜色碧绿。
饮作桃花上面红:形容饮酒后脸色变红,如桃花盛开。
殷勤:情意深厚,热忱。
西省:唐代尚书省的别称,代指朝廷。
南宫:古代对礼部的称呼,也是朝廷机构之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酒宴的向往。开篇“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两句,诗人通过寄送自酿的酒,表达了想要分享喜悦和暂时忘却烦恼的心情,同时也传达了对远方好友的思念之情。

“铛脚三州何处会,瓮头一盏几时同”两句中,“铛脚三州”指的是酒器的名称,而“瓮头一盏”则是形容美酒的盛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美好聚首场面的期待和渴望。

“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两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酒的色泽和人的醉态。诗人将清澈的酒液比喻为“竹叶”,而醉后的脸颊则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表现出一种恣意淋漓的生活态度。

“莫怪殷勤醉相忆,曾陪西省与南宫”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这里的“殷勤”指的是深情厚谊,而“曾陪西省与南宫”则是对过往与友人共同游历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描述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温馨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片段的珍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荅

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

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

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

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偶作

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

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

坐闷低眉久,行慵举足迟。

少年君莫怪,头白自应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偶作

篮舁出即忘归舍,柴户昏犹未掩关。

闻客病时惭体健,见人忙处觉心闲。

清凉秋寺行香去,和暖春城拜表还。

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偶作

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

聪明伤混沌,烦恼污头陁。

簟冷秋生早,阶闲日上多。

近来门更静,无雀可张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