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春天田园的生动景象与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沉感慨。首句“春风建业马如飞”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春风吹拂下的生机勃勃,马匹在春风中疾驰,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谁肯田园拂袖归?”一句则表达了对那些不愿放弃繁华都市生活,而愿意回归宁静田园的隐士的向往与赞叹。
“栗里久无彭泽赋,松江仅有石湖诗。”这里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隐士陶渊明和范成大的典故,陶渊明有《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范成大有《石湖集》。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踏歌槌鼓麦秧绿,沽酒裹盐菘芥肥。”这两句描绘了农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踏歌槌鼓,形象地展示了农人的欢愉与勤劳;麦秧绿、菘芥肥,则体现了春天的丰饶与生机。
最后,“吴下风流今莫续,杜鹃啼处草离离。”诗人感叹吴地(泛指江南地区)昔日的风流雅韵已难以再现,杜鹃鸟的啼鸣声中,满眼是离离的野草,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